中医“治未病”指导室走进社区

发布时间:2013-12-14    浏览次数:5429
      本报讯(记者任学光)日前,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,提出要建立以市中医院为龙头,县级中医院为枢纽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,社会性独立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体系,到2015年,基本形成中医特色明显、技术适宜、形式多样、服务规范的多元化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模式。“治未病”就是中医上所讲的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,防止疾病发生、发展的方法。石家庄市提出要加快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。市中医院建立“治未病”中心,总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,完善康复科建设,成为全市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技术中心、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。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,总面积分别不少于30平方米和15平方米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要设立中医“治未病”指导室及康复理疗室,总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,为辖区居民提供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。

  针对中医人才匮乏的现状,石家庄市提出以市中医院为培训基地,对全市中医药人员进行“治未病”及康复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。培养300名掌握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医师,500名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技能人员,100名以“治未病”为核心理念的健康文化传播专业人才。同时,培养200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调理师,适应居民对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需求。

  石家庄市提出,实施区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项目。对0-36个月儿童、孕产妇、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健康指导,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健康干预,到2015年,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70%以上。

  推广针灸、推拿、拔罐、敷贴、理疗、刮痧、穴位注射、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,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,开展中医体质辨识、中医康复、健康功能检测、膏方进补、健康调养咨询指导等服务项目。

  开展“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(乡镇)”创建活动,到2015年,创建49个“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”和100个“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乡镇”。

  (原标题:中医“治未病”指导室走进社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