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报:医疗“保护伞”庇护亿万百姓

发布时间:2011-03-18    浏览次数:5127
“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。”温家宝总理的话让全国政协委员迟宝荣心头一热,8年前随队调研的一幕不禁浮现脑海。

  那是在大凉山的一户农家,阿婆做完手术才7天就被儿子背回家里,儿子放下她转身就去外面打工了——3000元手术费是要还的。迟宝荣把钱包里所有的钱给了阿婆,阿婆艰难地向她作揖的情景让她永世难忘。她想,如果像阿婆这样的农民有了医保,疾病就不会那么可怕,日子也不会那么难过了。

  让迟宝荣想不到的是,就在那一年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正式铺开。如今,它已覆盖全国8亿多农民,使他们不再完全暴露在大病风险之下。新农合只是先声。2009年4月6日,新医改方案呱呱坠地。五大改革渐次进入攻坚克难阶段。一度压在中国人肩头的看病难、看病贵问题得以逐渐缓解。卫生部党组书记、副部长张茅说,“十一五”期间,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已经从52%降至38%,群众的就医负担明显减轻。

  2月27日,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重申:“绝不让有人因为贫穷而疾病得不到治疗,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”

  让人人病有所医

  日前,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分析看病难、看病贵问题时指出,医保的长期缺失是百姓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。改革开放之初及随后一段时间,旧有的保障体系崩溃,新的“保护伞”没有形成,千斤重担都是百姓自己扛,以至于不少家庭因病返贫、因病致贫。2007年两会,有政协委员在描述这种情况时引用了两个顺口溜——“辛辛苦苦几十年,一病回到解放前”;“120一响,一头猪白养”,形象地呈现了人们患病后的辛酸。

  这种情况随着新医保体系的建立得到极大改观。

  在农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在城市有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,基本上把绝大多数中国人纳入到“保护伞”下,而且这个“保护伞”越来越有力。新农合试行之初人均才30元,今年仅政府财政补助就达200元,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甚至更多。城镇居民医保也连年走高。这都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抗风险能力。

  “医保体系建立以后,老百姓能看病也敢看病了,不像以前小病扛、大病拖,实在不行了才往医院抬。”全国政协委员姚乃礼说,政府财政补贴下的医保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了好处,走出了原来的恶性循环。

  记者曾在河南一家农户看到,女主人麦收时突然中风,被人送到医院,由于抢救及时,基本上没有留下后遗症。7000块医疗费一半多从新农合中出了。她一边庆幸自己参合,一边遗憾地指着邻居家说:“看病要是早点有报销的话,他们家老太太就不会死那么早了。她没赶上好时候。”

  根据国际的经验分析,医疗费用上,一般个人负担比较合理的水平是在30%以下,政府和社会负担达70%以上。目前,随着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,中国人个人支付比例连年下降,已经降至38%。“我们也希望保持个人负担比例下降的趋势,如果在‘十二五’末能够达到30%甚至30%以下,对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可能会有更加明显的效果。”卫生部党组书记、副部长张茅说。